一、专业名片
![](/__local/1/4A/C2/00DEDE5011392A446F1C34B9CD8_A6932547_871F.png)
二、专业介绍
心理学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根据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基础教育改革理念,立足陕西、面向西部,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思想政治素质过硬、师德师风高尚、教育情怀深厚,专业理论扎实,专业技能突出,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“善教学、会辅导”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。
三、历史沿革
心理学是我校建校以来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之一,1978年开始心理学教学与专业建设工作。2003年获准招收心理咨询专业专科生;2013年获准招收心理学专业本科生;2014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;2015年获批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;2016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;2017年,心理学专业遴选为陕西省本科“一流专业”培育项目;2019年,心理学专业获批为陕西省本科“一流专业”建设项目。2018年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。
四、师资力量
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结构合理、业务精湛、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。现有心理学专业专职教师13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,硕士学位的教师7人;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人(其中教授4人,副教授3人)。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,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称号1人,校级教学名师1人,双师型教师11人。聘请3位知名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,22位中小学名师担任学生实践导师。2015年心理学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。“心理学研究方法”、“心理健康服务类课程群落教学团队”校级教学团队2个。
![](/__local/4/64/30/F83DED81626265F60EDF1CDDC9F_6FF218CE_1B4F7.jpg)
五、教学科研
近年来,心理学专业师生经过不懈的努力,取得了丰富的教学、科研成果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、省部项目16项(省级教改项目6项),发表学术论文72篇,出版专著、教材9部。其中在《教育研究》及国外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获陕西省、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6项;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,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。学生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项,其中国家级立项4项、省级立项12项
![](/__local/7/B3/D7/7268513837F83B9C913CD045986_A327E076_71159.png)
![](/__local/3/F7/08/2952DE2C48D22DBF031B95BC679_EE1E6874_1066D.png)
六、特色课程
以“金课”建设为目标,建设一流专业课程群。建成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匹配的,教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大专业方向课程群44门;“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”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“儿童发展”为省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、“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”为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,“基于多终端混合式教学的‘心理学研究方法’精品在线课程建设”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。《教育心理学》、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》先后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,儿童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获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![](/__local/D/35/C6/E0832A304EF6CC5659F38BCBBB3_4514E05D_7E9036.bmp)
七、实践平台建设
心理学实验室是“中央和地方共建”高校实验室专项经费支持建设的省级心理学实验实训基地,2017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面积2200多平方米,资金投入1800多万元。目前已建成19个功能独立的实验实训室。拥有近红外脑成像系统、眼动分析系统、E-prime实验设计系统、多通道生理记录与分析系统、心理测评系统、生物反馈诊疗系统、师范生实训技能系统、JGW-B1心理实验台等一批高水平的心理学教学研究仪器与设备。学院获批的省级科普基地“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养发展研究中心”和“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所”的资源优势为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。
![](/__local/B/38/69/720AB04C1D123EBB19CF12C38E9_02EBE5A9_159A8.jpg)
![](/__local/9/F6/BA/00A852EBB8570BC6ECB8C1F1ACA_89F701F3_124F5.jpg)
![](/__local/8/30/DB/F1D2C448E95DD747AA768649532_75264BB5_110E2.jpg)
![](/__local/4/C7/3E/3D7839749A04B640328437699D2_FC728838_1DE3B.jpg)
![](/__local/B/E4/8E/6CF2285B6523A1F74C251C00A2E_93D5C867_183CC.jpg)
八、人才培养
学院始终秉持“为一切人而善教之”院训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,注重学生知识基础的奠定和专业技能的训练,为学生创造学习资源丰富、学习服务健全的专业发展优良环境,为学生搭建就业和升学的双平台。一是持续深化“课堂教学+实验实训+第二课堂+见习实习+校校合作”五位一体的全过程、多维度、协同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;二是贯通从实验室功能→实验实训项目→见习实习基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;三是搭建一座有涵养功能的教师发展平台——“会教书、善研究、能实践”的职业能力提升快速干线。
九、实习实训
学院在长安第一小学、陕师大锦园小学、雁塔区红星小学、延安实验小学、延安实验中学、渭南小学等11所中小学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。结合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“两系列三水平”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”、“心理学省级‘一流专业’建设背景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途径”等省级教学改革项目,形成具有特色的心理学实习实训教学体系。
![](/__local/2/10/B4/4388D6D12A2AAC4899210454BFA_001344FE_14618.jpg)
![](/__local/E/0B/75/57275113DAB7B90A028AAD7F5F0_A853B4AD_1521A.jpg)
![](/__local/A/8D/89/BF490D48699E57B0C90EA89DEC6_78CDEAC5_13866.jpg)
(供稿:教务处)